土肥改良破瓶颈 产教融合助蒜兴 ——我院与徐州供销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签署邳州大蒜种植技术合作协议
日期:2025-10-29 08:56:15  发布人:农林工程学院  浏览量:0

10月19日,农林工程学院与徐州供销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战略合作签约仪式顺利举行。徐州供销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永、总经理马卫东,农林工程学院院长陶佩琳、现代农业技术专业群带头人凤舞剑副教授、园艺技术专业带头人高峰博士,以及青年博士教师王婷婷、赵瑞、周亮亮等出席仪式。仪式由副院长关滢主持。

邳州大蒜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近年来因“气包蒜”问题导致产量与品质下滑,已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突出瓶颈。面对这一难题,学院依托江苏省现代农业技术高水平专业群,组建“土壤改良先锋队”,在土壤生物改良、科学施肥与合理控水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徐州供销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永表示:“在我们服务的蒜农中,约有三成蒜头出现气包现象,这不仅影响了农户收入,也损害了邳州大蒜的品牌声誉。”针对这一现状,双方经过深入交流与探讨,决定携手开展邳州大蒜种植技术合作。

签约仪式上,学院院长陶佩琳指出,此次合作将重点围绕大蒜种植中的土壤改良与“气包蒜”防治,依托“土肥一体化”技术,助力蒜农突破种植瓶颈。徐州供销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马卫东与学院园艺技术专业带头人高峰博士共同签署横向课题合作协议。

根据协议,双方将聚焦“土壤改良与气包蒜防治”核心任务,重点推进三方面合作:一是开展大蒜种植土壤生物改良技术研究,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二是制定科学施肥方案,落实“底肥要足,轻氮重磷钾”原则;三是指导蒜农掌握合理控水技术,特别强化采收前15–20天的水分管理。

 

签约后,双方迅速启动项目规划。学院将组织团队在邳州核心产区设立3块示范田,开展土壤改良对比试验;同时计划举办“大蒜种植技术培训班”,系统讲解播种时机、施肥要点与水分管理。徐州供销通承诺提供30亩示范田,并组织100名蒜农参与技术培训。双方还建立了月度联席会议机制,确保技术服务“沉下去”、蒜农收益“提上来”。

此次合作是农林工程学院服务地方特色产业的重要实践,也是徐州供销通提升农业技术服务能力的关键举措。未来,双方将持续深化产教融合,通过推广土壤改良技术,切实解决“气包蒜”难题,为邳州大蒜产业振兴与乡村发展注入强劲的“土肥动能”。


版权所有: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农林工程学院

地址:徐州市三环西路297号 邮编:221006 电话:0516-83628031 传真:0516-85753082

统一管理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