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2016-2017年度徐州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审结果公布,我系参评的两篇学术论文均喜获三等奖。
第一篇是强承魁老师等撰写的论文“小麦富集重金属的品种差异及其潜在健康风险评价”,现已在《麦类作物学报》2017年第11期上发表。
摘要:为了筛选出适合黄淮冬麦区种植的具有重金属低累积潜力且食用安全的小麦品种,在黄河故道丰县境内选取代表性农田,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12个小麦品种籽粒对Pb、As、Cr、Hg、Cd和Ni富集的差异,并用目标危害系数(THQ)法对其食用后的潜在健康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试验区144个采样点表层土壤中As、Cr、Cd和Ni的平均含量较中国土壤元素背景值分别超标0.14倍、0.20倍、1.32倍和0.20倍,Pb和Hg均低于背景值,仅Pb未见超标点位,但所测6种重金属的含量均低于《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中的Ⅱ级标准值和《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规定的土壤中污染物含量限值。供试的12个小麦品种籽粒中的6种被测重金属含量均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限制值,但对Pb、Ni、As、Cr的吸收累积差异较Cd、Hg明显,以Pb最为明显。聚类分析可将12个品种划分为较低累积类群(保麦2号、烟农19、百农207、保麦5号、荔高6号和迁麦1号)、中等累积类群(新麦288、淮麦20、百农AK58和豫农035)和高累积类群(徐麦30和徐麦33)。12个小麦品种的籽粒对6种重金属的平均富集系数由大到小依次为Hg、Cd、As、Pb、Ni和Cr,富集程度在不同品种间差异程度不同。其THQ值和总危害系数(TTHQ)值均小于1.0,表明居民消费供试品种小麦籽粒无被测重金属引起的潜在健康风险。但徐麦30、豫农035和徐麦33籽粒中重金属的TTHQ值均介于0.9~1.0,对此应引起重视。综合评价,保麦2号、百农207、保麦5号、荔高6号和新麦288可作为黄淮冬麦区种植的重金属低累积小麦品种。
第二篇是韩波老师等撰写的论文“保水剂对小麦生长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现已在《江苏农业科学》2017年24期上发表。
摘要:为探明保水剂施用条件下徐麦33的生长发育特征,采用田间试验,以不施保水剂为对照,研究了不同保水剂用量T1(37.5 kg/hm2)、T2(75 kg/hm2)、T3(112.5 kg/hm2)处理对田间土壤含水量和徐麦33分蘖数、根冠比、单株叶面积等生长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保水剂处理有效地提高了田间土壤的含水量和徐麦33的分蘖数、单株叶面积、穗数、穗粒数和产量。T3处理对土壤含水量、分蘖数、总穗数的效果最为显著;T2处理对单株叶面积、穗粒数、产量的效果最为显著;T1处理对小麦生育前期的根冠比和千粒质量的提高作用明显。综合结果和数据分析说明,以T2处理(75 kg/hm2)对徐麦33的生长发育和增产促进效果最佳。